close

昨天看到藏花閣花友所貼文章中提及"芽變多是同源多倍體"與自己的認知不同,花不少時間找相關資料,結論是所有芽變均屬多倍體不一定正確,染色體數目變異(倍增或減)只是芽變可能原因之一,其他可能原因尚有體細胞之基因突變及細胞質變異。九重葛較常見的芽變(如綠葉變斑葉)應屬嵌合變異,但通常亦被花友稱為芽變,其亦有可能是自生或外力引發之體細胞基因突變或染色體數目變異(如多倍體)。


 


回到標題,那該如何去分辨九重葛的芽變究竟是染色體基因突變或是染色體數目變異(這裡指同源多倍體)呢?我的看法是先從多倍體的外表特徵(葉子變大或變厚、花苞變大或變多)下手,如芽變之葉子大小厚度與花苞無明顯改變,只是葉子變斑葉(明斑/暗斑/蝶類粉斑)或變畸形葉,則應與多倍體無關,與基因突變可能性較大。


 


不管是真正的芽變(基因突變)或嵌合變異應屬非遺傳性變異,也就是該變異無法經有性繁殖傳至後代,須以無性繁殖傳至後代。這不知能否解釋斑葉品種的種子無法種出斑葉實生苗之因。


 


** 此領域非我專業,見解可能有誤,引用請小心**


 


 


資料來源


1.      http://el.mdu.edu.tw/datacos/09822712028B/1-2.pdf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5%9B%A0維基百科


 


植物的變異分遺傳性與非遺傳性


1.      遺傳性: 該變異可傳至後代


甲、雜交:異花授粉


乙、異質基因交換


丙、生殖細胞基因變異


丁、染色體變異


                             i.                染色體結構變異:基因座增減及配列異常


                           ii.                染色體數目變異:


1.          倍增/倍減


(1)單倍體


(2) 多倍體:同源與異源


2. xxxxx


 


2.      非遺傳性:該變異不可傳至後代


甲、嫁接變異


乙、芽變(bud mutation /bud sport) :體細胞基因突變,只影響體細胞不影響生殖細胞,以無性繁殖後代


丙、嵌合變異(chimera or chimera mosaic):常見的綠葉變斑葉、雜紋麻花斑、花苞單色變雙色


                             i.                自生嵌合變異:


1.          體細胞基因突變


2.          染色體變異


3.          細胞質變異


                           ii.                人為嵌合變異: 日光、溫度、藥物、放射線、嫁接


 


 


**基因位於染色體上,因此基因突變或許可指於染色體數目不變情況下,染色體中某一基因(通常只會單一基因突變)發生分子結構改變(置換或移碼)**


 


 



**秋水仙素诱导只能产生偶数多倍体(染色體數目變異),且为同源多倍体。有性杂交可产生奇数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具有更高的杂合性、育性 **



註:


1.體細胞含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


2.細胞核含核質、核仁、染色體。


3.      染色體含DNA、蛋白質


基因一詞來自希臘語,意思為「生」。基因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狀基本遺傳單位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序列。基因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人類約有兩萬至兩萬五千個基因。


染色體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的,每條染色體上都帶有一定數量的基因。一個基因在細胞有絲分裂時有兩個對列的位點,稱為等位基因,分別來自父與母輩。按照其控制的性狀,又可分為顯性基因隱性基因


一般來說,生物體中的每個細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並不是每個細胞中的每個基因所攜帶的遺傳信息都會被表達出來。不同部位和功能的細胞,能將遺傳信息表達出來的基因也不同。


嵌合體(Chimera),是且指動物個體的由一種以上,具有不同基因組的細胞群所組成;而這些細胞群是來自一顆以上的受精卵。嵌鑲體(Mosaic)則是指這些不同基因組的細胞群來自相同的受精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arrychen 的頭像
    larrychen

    larrychen九重葛部落格

    larry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